第20屆中國玩具展盤點六一兒童節日 兒童消費市場數據!
每年的兒童節前后,為了給孩子過一個有意義的節日,很多家長絞盡腦汁提前策劃,當然也少部了提前開始忙著給孩子準備節日禮物,各類兒童用品迎來了消費熱潮。
根據智妍咨詢發布的《2020-2026年中國兒童用品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戰略咨詢報告》顯示,近些年來,關于孩子的消費支出在家庭總支出中比例漸漲。目前我國14歲以下的兒童數量較大,兒童消費已占到家庭總支出的30%左右。
中國兒童產業中心數據指出,80%家庭中兒童支出占家庭支出的30%-50%,家庭兒童消費年平均為1.7萬元—2.55萬元,兒童消費市場每年約為3.9萬億元—5.9萬億元。據相關預測,到2025年0—14歲兒童將達到峰值約2.72億人。顯然,中國兒童消費市場的潛力不可忽視。
如今,年輕人已經成為消費主力軍,伴隨消費升級而來的,是越來越多年輕父母對于兒童方方面面的關注。針對兒童產品的多個品類,覆蓋了兒童的“衣、食、住、行”四大方向。記者來到了濟南的一家商場看到不少家長正在給孩子選購禮物。
商戶們告訴記者,每到兒童節前后,放兒童服飾和玩具的銷量都不錯,每年的六一前都會提前備貨,做足準備。
在采訪中,很多家長都談到,只要孩子喜歡,質量過關,不存在安全隱患,他們都會給孩子購買,商家也表示相較于兒童產品價格,家長更關心產品的質量。
書籍歷來是父母最喜歡購買的商品,相較于玩具,購買一套書籍增加知識儲備量,受到大多數父母的歡迎。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的調查報告顯示,我國0—8周歲兒童家庭中,平時有陪孩子讀書習慣的家庭占71.3%。有陪孩子讀書習慣的家庭中,家長平均每天花23.69分鐘陪孩子讀書,平均每年帶孩子逛書店3.07次。
而在圖書市場中,近十年來少兒圖書在圖書零售市場中的比重逐年上升。2016年起,少兒類圖書首超社科類圖書,成為圖書零售市場比重最大的門類。無論是實體店,還是網店,少兒圖書的銷售占比都遠高于其他分類,成為圖書市場重要的推動力量。在今年的六一兒童節來領之前,當當的童書銷售量已經有了明顯的上升。
當當主站童書負責人應央央告訴記者,今年以來童書市場也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和新趨勢。“今年主題類童書比較受歡迎,比如冬奧主題,國際大事和航空主題。另外,雙減政策頒布后,知識學科類的書籍比較受家長的關注。今年的圖書獎項也增加的童書獎項的比例,原創性的童書收到市場的歡迎。”
隨著家長觀念發生變化,互動性的親子活動、親子游等更加受到家長的歡迎,相比傳統的禮物,越來越多的家長覺得這樣更有意義,傾向于用“陪伴”的方式讓孩子過一個難忘的兒童節。
驢媽媽旅游網的數據顯示,國內親子游市場規模逐年擴大未來每年將保持30%左右的增速。驢媽媽旅游品牌發展部陳婷婷 :“數據顯示,二孩家庭出游逐年上漲,未來將成為親子旅游市場的消費主力。年齡分布方面,31歲-35歲的親子游客占39.8%,24-30歲以及36-40歲游客分別占20.1%、18.9%,85后、90后、95后占比逐年增加,成為親子出游核心客群。從出游方式上,越來越多的親子家庭選擇靈活機動的自由行,自駕成為主要交通方式;人數較多的常規跟團游比例減少的同時,親朋好友組團的定制游比例不斷提升,多家庭一同出游的方式受到青睞。從出游類型來看,親子陪伴是父母對孩子愛的溫柔表達,傳統“2大1小”仍是親子游出行主力,占比達53%。”
80、90后新一代父母普遍重視親子與教育。不同于早年更關注文化知識水平提升,培養綜合素質成為現代父母共同的追求,尤其是孩子的運動和科學能力。據《2022中國素質教育行業報告》顯示,綜合各運動品類及城鄉差距,客單價按6000元/年估算,到2023年,我國少兒體育培訓市場規模將超過1300億元。越來越多的少兒體育相關企業涌現。
在濟南的德照黑帶是一家專業的少兒體育機構,今年以來報名學習武術的孩子呈現上升趨勢。德昭黑帶創始人辛廷忠:“家長現在非常關注孩子的身體素質,現在報名學習五十的孩子很多,比去年有明顯的增長。武術、籃球都非常受家長的歡迎,現在我們幾千學員的出勤率能達到80%左右。”
有趣的是,在為孩子選擇的運動培訓項目上,有相關數據顯示,父母的偏好有所不同。父親更喜歡帶娃參加球類運動的培訓,而母親更偏好擊劍、跑酷、蹦床等個性運動項目的培訓。家長應該重視孩子的身體素質,但因該注意不能僅僅依靠機構的學習,應該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更好的鍛煉孩子的身體素質,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運動能力。
“兒童經濟”雖是圍繞兒童產生,但掏錢的還是背后的家長們。如今80、90后的父母群體,作為兒童消費的真正決策者,他們的消費習慣越來越趨向于多元化,個性化。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場,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思想觀念的轉變,會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愿意在孩子身上投入更多的錢,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抓住這個機遇,投身到兒童經濟的掘金浪潮中。
玩具展公眾號